“醫(yī)生,我女兒最近整夜失眠,一翻開書手就抖。她說‘不想考了’。我們擔心說錯話讓孩子有壓力,實在不知道如何幫助她緩解焦慮情緒?”在市中心醫(yī)院精神科診室,李女士(化名)攥著紙巾的手微微發(fā)抖。 隨著中高考臨近,類似這樣的求助情況在該院精神科門診明顯增加。市中心醫(yī)院精神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方向明表示,每位考生正站在成長的關鍵節(jié)點,此時,學生和家長的心理調適都至關重要。 小杰(化名)是211院校物理專業(yè)的一名學生,近段時間,他經(jīng)常會在家庭微信群里,同即將參加高考的弟弟妹妹作交流,用親身經(jīng)歷講述保持好心態(tài)的重要性。 去年,成績一向不錯的小杰突然遭遇“滑鐵盧”,這讓他的心情急速下跌,對學習產(chǎn)生恐懼心理!坝∠蠛苌羁蹋敃r距高考只有半個月了,一家人來到門診咨詢,可以感受到他們對高考的重視!狈较蛎骰貞,在一番溝通后,他分別給小杰及其家長做了心理指導。方向明認為,小杰學習成績的下滑并不是“能力問題”,而是存在“知識漏洞”,建議小杰多進行查漏補缺。要避免疲憊的題海戰(zhàn)術,適當留出時間休整,讓身心得到放松。同時,方向明也建議其父母,避免使用比較性語言,避免期待過重,應當鼓勵孩子輕裝上陣。2024年高考,小杰超常發(fā)揮,最終考上了心儀的大學。 在最后的沖刺階段,如何做好心理調適,用科學的方法迎接中高考?這4個“心理錦囊”請收好。 1.接納“適度緊張”。緊張與壓力感每個人都會有,是一個正常的情緒反應,適度緊張對考試的準備是有幫助的,會讓人變得更積極、更有執(zhí)行力,尤其是考試的時候,適度緊張可以提高專注力。但如果由于過度或長時間緊張,導致出現(xiàn)明顯的焦慮、抑郁、失眠或軀體癥狀,那就要引起重視了。 2.積極“自我暗示”。盡量做到心無旁騖、專注學習,但要避免過度關注分數(shù)帶來焦慮。用“我能行,我一定能考好”等話語來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,多認可自己的努力,多關注自己擁有的優(yōu)勢,把對考試結果的擔心轉化為一種信心。 3.注意“生活如常”。堅持規(guī)律的生活起居,平時要有學習的儀式感?记翱梢赃B續(xù)幾天用同款文具做試卷,降低考場陌生感。如果在考場出現(xiàn)緊張心慌現(xiàn)象,可以用深呼吸來緩解。 4.尋求“情感支持”。不要“假裝積極”,強裝輕松快樂,可以把憂慮和緊張講給家人或朋友聽,或者通過寫日記、錄音等形式進行表達,幫助自己宣泄壓力、舒緩情緒。 給家長的3條建議—— 1.避免“情緒傳染”。緊張情緒可以傳染,父母自身要先穩(wěn)定下來,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避免將負面情緒“傳染”給孩子,同時要改變“考不上好大學人生就毀了”的認知,家長要比孩子更有平常心去看待高考。 2.切忌“犧牲式關懷”。“媽媽特地請假陪你復習”“爸爸專門給你做了好吃的”等,往往會造成隱性壓力,容易給孩子造成“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對得起父母的付出”的心理暗示,不妨改成“需要時爸爸媽媽隨時在”。 3.避免“說教和包辦”。父母的人生經(jīng)驗更多,可以適時給予一些建議和指導,但不要變成說教和包辦;也不要總是把成績掛在嘴邊,應當鼓勵孩子享受高考的過程,不要過分在意結果。 “人生很長,不必慌張!狈较蛎鹘ㄗh,學習生涯中的持續(xù)成長和積累,遠比一次考試的分數(shù)更重要。如果自我調節(jié)收效甚微,焦慮癥狀持續(xù)加重,這時就要及時尋求心理醫(yī)生的幫助。 |
GMT+8, 2025-9-6 21:46